2023年12月9日星期六
 
專家論市
Martin Hennecke
 
大成糖業
HKEx 股份編號 : 03889 
 
公司簡介
主要從事各種玉米提煉產品及以玉米為原料的甜味劑的產銷。

業務回顧 - 截至2012年12月31日止年度

上游產品

(銷售額:1,876,000,000 港元(二零一一年:1,581,000,000 港元))
(毛利:49,000,000 港元(二零一一年:105,000,000 港元))

原材料價格波動方面,本集團一直以確保用最低價格獲取玉米顆粒供應為主要目標。順應市場變動,本集團將努力優化現有玉米貯存設施的使用、進一步降低其玉米成本,以更全面的玉米採購政策及網絡確保其玉米供應。為達此目的,於二零一一年第四季度,本集團已於玉米產區設立兩個玉米貯存庫,直接向當地農戶收購玉米。預期該安排將進一步保障玉米顆粒質素及以最低價格取得足夠玉米顆粒供應。

於本年度,玉米採購業務的收益及毛利分別約為155,000,000 港元及10,000,000 港元(二零一一年:無及無)。於本年度,用作上游生產的玉米顆粒內部消耗約為74,000 公噸(二零一一年:無)。

本年度內,玉米澱粉及其他玉米提煉產品的銷量分別約為270,000 公噸(二零一一年:305,000公噸)及294,000 公噸(二零一一年:204,000 公噸)。玉米澱粉的內部消耗約為181,000 公噸(二零一一年:167,000 公噸),用作本集團於長春、錦州及上海生產基地的生產原材料。

玉米澱粉的平均售價較去年同期增加約3.0%至每公噸3,400 港元(二零一一年:每公噸3,300港元),而其他玉米提煉產品則維持於每公噸2,800 港元(二零一一年:每公噸2,800 港元)的水平。然而,銷售成本上升約14.0%,乃主要由於中國通脹壓力導致原材料成本及其他生產成本上升所致。此外,玉米澱粉的平均售價於本年度微升,乃由於玉米澱粉市場停滯不前所致。因此,於本年度,玉米澱粉分部錄得毛利率約9.6%(二零一一年:17.3%),而其他玉米提煉產品分部則錄得毛損率約6.0%(二零一一年:12.7%)。

自二零一一年第四季度起,本集團的上游業務備受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出口疲弱及市場供應過盛等問題所打擊,情況不僅於本年度持續,且預期會持續至二零一三年上半年。

然而,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升至二零一三年一月以來24 個月新高,相信有關指數會提高市場對中國二零一三年前景的信心。管理層相信中國的營商環境自二零一三年第三季起將逐步改善。

玉米糖漿

(銷售額:1,824,000,000 港元(二零一一年:1,682,000,000 港元))
(毛利:231,000,000 港元(二零一一年:274,000,000 港元))

於二零一二年三月三十日,本集團訂立協議,以自Cargill, Incorporated(「Cargill」)收購共同控制實體之餘下股權。所收購實體主要從事42 度高果糖漿(「42 度高果糖漿」)的生產及銷售,實體位於上海,年產能為120,000 公噸。收購將提升本集團於生產規劃及人力資源應用方面之營運效能及管理彈性。

上海好成食品發展有限公司(「好成」,本集團其中一間附屬公司)已為所有上海製造的甜味劑產品建立市場熟悉的品牌「好成」。品牌的成功令好成於本年度出售6,800 公噸的42 度高果糖漿(二零一一年:無),產生收益約24,000,000 港元(二零一一年:無),而毛利及毛利率則分別約為3,000,000 港元及14.0%(二零一一年:無及無)。就於二零一一年十二月開始的新產品55 度高果糖漿生產而言,其錄得銷量及收益分別約為25,000 公噸及103,000,000 港元(二零一一年:無及無),而毛利及毛利率則分別約為18,000,000 港元及17.1%。

於本年度,葡萄糖漿的平均售價較去年同期下降約2.9%,而銷量則增加至約302,000 公噸(二零一一年:278,000 公噸)。因此,葡萄糖漿的收益增長約5.6%至約870,000,000 港元(二零一一年:824,000,000 港元)。

於本年度,麥芽糖漿的平均售價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而銷量則下跌約3.3%至234,000 公噸(二零一一年:242,000 公噸)。因此,麥芽糖漿的收益下跌約3.6%至827,000,000 港元(二零一一年:858,000,000 港元)。

於本年度,用作下游生產的葡萄糖漿內部消耗下跌至約164,000 公噸(二零一一年:281,000公噸),乃主要由於結晶葡萄糖的產量下跌所致。

由於原材料成本較去年同期大幅上升,葡萄糖漿及麥芽糖漿分部的毛利率分別下降至約12.1%(二零一一年:15.9%)及12.7%(二零一一年:16.6%)。

於本年度,本集團向大成生化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大成生化」)及其附屬公司(除本集團之集團公司及本公司之共同控制實體外,「大成生化集團」)出售約235,000 公噸(二零一一年:204,000 公噸)葡萄糖漿。

固體玉米糖漿

(銷售額:820,000,000 港元(二零一一年:1,012,000,000 港元))
(毛利:71,000,000 港元(二零一一年:166,000,000 港元))

固體玉米糖漿於本年度的收益下跌約19.0%,此乃主要由於結晶葡萄糖銷量下跌所致。結晶葡萄糖的平均售價上升約20.0%,而銷量則下跌約55.5%至65,000 公噸(二零一一年:146,000 公噸)。因此,結晶葡萄糖的收益下跌約46.5%至約255,000,000 港元(二零一一年:
477,000,000 港元)。

於本年度,麥芽糊精的平均售價下跌約1.3%,而銷量則上升6.8%至約156,000 公噸(二零一一年:146,000 公噸)。因此,麥芽糊精的收益增加約5.6%至約565,000,000 港元(二零一一年:535,000,000 港元)。

由於本年度銷量下跌以及原材料成本上升,結晶葡萄糖分部錄得毛利約15,000,000 港元(二零一一年:79,000,000 港元),毛利率為5.8%(二零一一年:16.5%),而麥芽糊精則錄得毛利約56,000,000 港元(二零一一年:87,000,000 港元),毛利率為10.0%(二零一一年:16.3%)。

於本年度,本集團向大成生化集團出售約8,000 公噸(二零一一年:77,000 公噸)結晶葡萄糖。

零售業務

(已終止經營業務的虧損:120,000,000 港元(二零一一年:2,000,000 港元))

由於本公司已決定退出其牛肉零售業務,故此分部已呈列為已終止經營業務,虧損約為120,000,000 港元。

出口銷售

於本年度,本集團出口約73,000 公噸(二零一一年:47,000 公噸)上游玉米提煉產品及約15,000 公噸(二零一一年:29,000 公噸)玉米甜味劑;出口銷售分別約為166,000,000 港元(二零一一年:103,000,000 港元)及64,000,000 港元(二零一一年:119,000,000 港元),相當於本集團總收益約5.1%(二零一一年:5.2%)。

業務展望 - 截至2012年12月31日止年度

本集團矢志躋身為亞洲具領導地位的玉米甜味劑製造商,並進軍全球市場,雄踞業內一席。為達成此目標,本集團將會致力擴大市場份額,增強產品組合陣容,亦會透過公司研發活動及透過與在國際市場上領先的知名製造商組成策略性業務聯盟,加強開發高增值產品及嶄新應用的優勢。

以產能及產量計算,本集團為中國最大的玉米甜味劑生產商之一,因此,董事會相信,本集團的首要任務乃在產能及市場份額方面維持其市場的領導地位。

資料來源: 大成糖業 (03889) 全年業績公告
集團主席 孔展鵬 發行股本(股) 1,528M
票面值 港元 0.1 市價總值 (港元) 741M
 
登入名稱
密碼
新用戶注冊   忘記密碼
進階搜尋
© 2023 The Standard, The Standard Newspapers Publishing Ltd.
Home | Business | Metro | Focus | Opinion | Markets | World | Sports | Entertainment | Monday Money | Property | Macau | Weekend